恒大的债务危机,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短债长投。今天就来聊聊恒大短债危机给我们普通人的启示。
最有可能压垮恒大的,可能是房地产业 " 三条红线 " 中的 " 现金短债比 "。
所谓短债,是指是短期,尤其是在一年之内必须偿还的债务。
何谓 " 三条红线 "?
去年,2020 年 8 月,中国人民银行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信号,他们为房地产企业设立了新的融资规则,希望进行再融资的房地产开发商,须按照 " 三条红线 " 作为门槛对其风险进行评估:
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上限为 70%
净负债与股本之比的上限为 100%
现金与短期债务比的上限为 1
" 三条红线 " 的设立,是因为近 15 年来,中国房价涨了 6 倍以上,深圳房价已经超越伦敦,国内担心重蹈日本 90 年代资产泡沫的呼声越来越大。
恒大 " 三条红线 " 全部踩线,尤其是 " 现金短债比 " 这条红线。
恒大今年 8 月发布的财报显示,截至今年 6 月末,中国恒大包括应付账款在内的总负债,达到 1.97 万亿元。但是恒大地产的短期债务高达 4600 多亿(2020 年末数据);而目前恒大手上的现金只有八九百亿现金。
按照不同的数据来源,恒大的现金短债比从 0.3-0.6 的预测都有,总之就远远小于 1。本身现金已经不足还上偿还即将到期的短债。
房地产企业为什么会青睐短期债,因为它能够降低融资成本。大家可以简单这么理解,银行存款一年的息,肯定比三年的低。
房地产的回报周期又相对较长,更不用说,恒大旗下还有很多烧钱的项目:恒大汽车、恒大足球。回报周期更是遥遥无期。这就是所谓的 " 短债长投 "。
如果房地产在上升期,一切好办,资产涨了,贷款也容易。但是政府的调控政策严格了,房企哪儿有这么多钱偿还短期债务?
我大胆估计,很有可能,恒大财富扮演了填窟窿(过桥)的角色。
恒大财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被卖给了个人投资者,包括大量的恒大员工、员工的亲戚朋友、亲戚的亲戚朋友、朋友的亲戚朋友……
据媒体报道,恒大鼓励员工销售恒大财富的理财产品,大部分员工都被指派了 " 投资任务 ",领导要买 1000 万,次一级的要买 600 万,中层领导 48 万,普通员工 18 万。恒大财富未兑付规模高达 400 亿元,涉及投资人接近 10 万人。
这些钱已经用来过桥了,银行又收紧信贷,恒大拿什么钱来如期兑付?
难道只有以恒大为代表的房企喜欢短期债吗?不然。
这些年,借短债的这种模式,在创业圈非常流行。
创业者很喜欢去借这种短期贷款,多数是一年期、两年期,不超过三年期,定期付息,到期还本。
这种短期借款看起来利率不算高,特别是对借款期内付息的压力不算大,但与房产按揭这种每月还本金 + 利息的借款形式不同,短期借款到期后,需要一次过还上全部本金。
以短期借款来创业,无非是指望两三年内就能创业成功。
然而做企业的都知道,创业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,指望一战成名,不是蠢就是过高地估计自己,最后难免陷入危机、甚至破产。
如果两三年内不能暴富,他们靠什么来还本?只能通过民间的过桥资金。
像珠三角、长三角这些藏富于民的地方,很多人就是靠做俗称 " 过桥垫资 " 的短债生财的。
创业者通过民间借贷先把银行的债换上,再想办法接着从银行借钱。
恒大员工被套牢,可能有被公司威逼利诱的因素在里面,但在民间借贷市场,类似恒大财富这种过桥 " 投资 ",比比皆是,而且是香饽饽。
有时甚至是银行主动联系这些过桥资本。手上有点闲钱的投资者,自然也像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一样,以为 " 天上掉馅饼 ",没什么风险,实不知,一旦后续断贷,就只能去维权了。
有一个朋友就吃了盲目相信银行的亏。
他原来是做实业的,厂房是自家地上盖的。三年前他因为厂房拆迁,手头上得了一两亿的现金。于是,什么实业都不做,专门干起过桥的营生。
最近碰面问他的 " 事业 " 进行得咋样了,结果引来一顿吐槽:被银行坑了!幸好及时收手,也就是把这两年挣的亏回去。
于是一批类似的短债项目到期后,银行就打算不再续贷了。这些像极了缩小版的恒大危机。
但坏账要解决啊,有些银行就想办法转移风险。他们通过各种方式,让某些做过桥业务的把坏账填上。这些过桥资本,以为贷款很快能再放出来,殊不知银行的政策 " 收紧 " 了。等私人老板把钱打进银行了,就再也没了下文。
总而言之,短债 + 过桥,上害创业者,下害投资人。
恒大等房企会陷入短债危机,其他创业者也一样。唯一的正道是,创业者不要指望借资本的力量,空手套白狼把资产规模做大,还是先把自己的利润扎实做好。
当然,普通投资者也不要指望这种所谓 " 低风险高回报 " 的馅饼从天而降,要知道有时被天上的馅饼砸中不一定是好事,保不定就是头破血流。
既然明说了只是短期,就意味着跟我们真正健康的理财观是背道而驰的。
我们主张的是长期的、有计划的、积极的投入,而不是这种有奶便是娘的投机行为。偶尔赚了一两年前,后来又被套进去,血本无归的案例,相信我们身边都很多。
所以最后点一下题:
创业别学许家印,普通投资者也别老想着 " 过桥 ",一夜暴富的钱,终究要吐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