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年前网上有个段子,说外卖点米饭、面条等主食的快餐大多数为男性。点奶茶,甜点,鲜果切的大多是女性。足见男性同胞如此朴实无华,吃饭就为填饱肚子。
提到快餐,大家都想到了什么呢?那句“少吃点快餐,油不健康”是不是在耳边“嗡嗡”回荡?
广东家长可能从小就告诉孩子,薯条汉堡是“热气”!上火!不许吃!!
但今天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日前发布的《2021快餐产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随着快餐饮食群体习惯、消费观念、用餐场景及用餐形式的变化,我国快餐业态正在向品质化、多元化、区域化转变。今年一季度,中式快餐在快餐市场中所占份额已超过85%,而西式快餐不足15%。
2020年全年数据,最受欢迎的开店模式是单店投资额在20-50万的小型店铺类型,较2020年同比上涨33.3%,较2019年上涨68.4%。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也曾表示:“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快餐连锁化、规模化发展的进程,食品安全乃至企业整体运营与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加速提高。我们希望通过榜单和行业白皮书,为快餐企业创业者提供更多参考维度,推动中国快餐连锁加盟市场健康发展。”
没错,中式快餐的春天已经到了!
现在去餐厅吃饭,扫码点餐、移动端支付等行为,已经是很普遍的消费习惯。技术驱动社会产生变化,技术也是商业变化最重要的底层结构之一,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回馈,就是顾客消费行为的可量化、可测化。不只是电商才能看到用户的消费数据,线下实体店也可以。比如客单价、消费习惯、消费频次等数据信息。
主流的消费群体也产生了变化。2020年春节前夕疫情爆发,此时,95到00后开始走向各个工作岗位。
主流消费群体的更换会让小众产品大放异彩、大众品类也会有更多的价值创新。疫情的出现,加速了这一消费趋势的演变。
当时代改革走到今天,这个行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我们知道很多国际一线快餐连锁品牌都拥有自己的中央厨房,国内发展到现阶段,趋势必不可少。
中央厨房也可以叫中心厨房,其实就是配餐配送中心,主要任务是将原料制作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,配送到各店铺进行二次加热或者组合后销售给顾客。
中央厨房实行统一原料采购、加工、配送。精简了复杂的初加工操作,操作岗位单纯化,工序专业化,有利于提高餐饮业标准化、工业化程度,是餐饮业实现规范化经营的必要条件。
冷链食品也逐渐受到了各类商家的青睐,速冻技术早在1920年美国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便开始了。
现在的速冻技术非常成熟。为了应对用餐高峰期,也会有很多商家选择采用速冻料理包作为出餐方式,这大大提高了出餐效率。
料理包是一种通过速冻技术加工过的烹制食品,各种中西商品菜肴、主食等主餐食品经过适当的处理,在放入特制的耐煮、微波PET袋内密闭封口,通过各种方式急速冻结,储存于-18℃下的连贯低温条件下送抵消费地点的低温产品。
料理包的最大优点是完全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品质,使食品内部的热或支持各种化学活动的能量降低,同时将细胞的部分游离水冻结,及降低水分活度,从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,同时使食品营养与口感、香味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。
可以看到,时代变化让整个行业给后来者创造了更多机会。
当然,门槛极低,涌入者众多的快餐行业也迎来了内卷。
2010-2020年,互联网迎来了黄金十年,随之众多线上平台崛起,近些年各类团餐小平台也不断涌现,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价格战、买流量等恶性竞争。
新店开业或者是连锁快餐品牌开拓新市场,不买流量,可能就会“人气低迷”;买流量呢,如果算不好账,很容易就变成“赔本赚吆喝”,流水虚高,却没有利润,让企业陷入两难。
低价引流,不搞活动就没流量,搞了活动没钱赚。
有一些互联网企业一面要求外卖小哥成为个体经营者,一面不断把当年在商家私域吸收到的流量,形成公域流量池,转手再卖给商家。
企业是社会的一份子,同样也要肩负起社会责任。
这时候,如何引导市场进入正向发展,显得尤为重要。
快餐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餐饮企业之间的竞争全面升级,不单是价格,产品质量,用餐环境,服务体验的竞争,更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,文化品位的竞争,从单店,单一业态竞争,发展到多业态,连锁化,甚至集团化的竞争。
快餐企业本身的内涵,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,就算在产业内卷的今天,也会有一席之地。
现代餐饮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,不是孤立的食品。快餐讲求的是营养、味美、纯正, 而且省时、便捷、精制。同时要在工艺、烹调、配料上求变来满足人们的口味。
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快餐,成为了我们今天需要紧迫思考的话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