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入选全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,数据交易新模式引关注
国务院最近拍板,确定了10个城市和都市圈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。郑州榜上有名,这事儿让不少河南人都觉得挺振奋。消息一出,不少业内人士开始琢磨,这次改革到底能给郑州带来啥实打实的变化?
说到“要素市场”,其实就是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这些老三样,还有技术和数据这类新兴资源。在过去,大部分商品和服务早就实现了自由流通,但这些关键生产要素的流动还没完全放开。这回国务院下决心,就是想让资源配置更高效,让各地发展更有活力。
这次入选的10个地方,都是经济基础扎实、发展劲头足的大城市或都市圈,比如北京副中心、苏南重点城市群,以及咱们中原核心郑州。这些地方不仅条件好,还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,为全国摸索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新路子。
对于郑州来说,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。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借着这个东风,有望把河南打造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枢纽,也能在国内外双循环格局里占据关键位置。
具体怎么干?当天公布的实施方案已经亮出了方向盘。不光是传统的人力、土地等方面会有动作,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创新和数据交易纳入了重点领域。比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,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;推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跟全国证券市场联手,让更多本地企业冲击上市;还有探索公共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制度,把“数仓”“数纽”“数港”做成标杆项目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近几年郑州市在数字经济上的布局非常抢眼。“东数西算”工程落地后,本地的数据金库建设跑在前面,“数据元件”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仅过去三年时间里,郑州的数据交易中心就完成了1500多笔业务,总额超过38亿元。这种新模式,不仅让信息变现成为可能,也为整个区域数字产业升级提供了支撑。
当然,每个试点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打法,各自聚焦最急需突破的问题。例如,有些地方侧重于土地流转机制创新,有些则主攻技术成果转化。但总体目标一致:提高各类生产要素协同效率,为实体经济注入新活力。
专家认为,要素市场化改革能够缓解行业间无谓竞争,让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拼实力,而不是拼资源垄断。这样既公平又能激发创业热情,对提升整体经济质量很有帮助。而对郑州来说,如果抓住机会先行一步,很可能成为下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。
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表态,会以此次试点为契机,把自身优势发挥出来,在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,用实际行动助推国家战略落地生根。他们还强调,会紧盯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,下功夫解决痛点难题,让政策真正落到企业身上,看得见摸得着效果。